【視頻】發酵牧草養雞,低成本與高品質兼得的養殖新范式
在飼料成本持續走高的當下,養殖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不過,一項創新的養殖技術 ——高糖牧草粉碎發酵喂雞,為養殖戶點亮了希望之燈。這種融合了
牧草資源高效利用與微生物發酵技術的養殖模式,不僅能大幅降低飼養成本,還能顯著提升雞肉品質,讓養殖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一、高糖牧草:天然優質的飼料寶庫
以糖蔗 3 號牧草(中桂 1 號雜交狼尾草)為代表的高糖牧草,堪稱 “植物飼料工廠”。這類牧草具有兩大核心優勢:
營養密度卓越: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礦物質及維生素,能為雞群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。例如,其蛋白質含量可媲美部分精飼料,而膳食纖維則有助于雞腸道蠕動。
發酵潛力巨大:高糖分和纖維素是微生物發酵的理想底物。通過粉碎處理,牧草細胞壁被打破,再經微生物發酵,纖維素被分解為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,同時產生
有機酸(如乳酸)和香味物質,使飼料兼具 “營養強化” 與 “口感升級” 雙重效果。
數據顯示,80% 的消費者認為食用發酵牧草的雞肉 “肉質緊實有嚼勁”,這與牧草飼料中天然營養成分的積累密不可分。
二、粉碎發酵技術:激活牧草價值的關鍵密碼
發酵牧草的神奇功效,源于其獨特的加工工藝:
物理粉碎 + 微生物協同
將收割后的牧草打碎至適宜粒度,擴大微生物作用面積。按每噸牧草添加1 包 99 多功能飼料發酵劑、2 公斤食鹽、100 公斤玉米粉的比例混合,裝入密閉容器
壓實密封發酵 7 天左右。在此過程中:
有益菌群增殖:乳酸菌、酵母菌等有益菌大量繁殖,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菌,構建腸道健康微生態。
營養轉化升級:纖維素分解為葡萄糖,蛋白質降解為小肽,飼料消化率提升 30% 以上,同時產生 B 族維生素和氨基酸,進一步強化營養。
四大核心優勢
優勢維度具體表現
飼料利用率提升 質地柔軟易消化,有益菌分解抗營養因子,飼料轉化率提高 20%-30%。
適口性增強 發酵產生酸甜香味,雞采食量增加 15%-20%,減少飼料浪費。
成本顯著降低 精飼料用量減少 30%-50%,同時病害發生率下降,醫藥成本降低 20% 以上。
肉質品質優化 有益菌促進營養吸收,香味物質滲入肌肉,雞肉鮮味氨基酸含量提升,肉質更緊實。
三、科學應用指南:從選種到飼喂的全流程管理
因地制宜選品種
根據氣候和土壤條件選擇牧草,如南方溫暖濕潤地區可選糖蔗 3 號、高稻草 2 號等高產高糖品種,北方則可考慮適應性更強的甜高粱等。
精準把控發酵工藝
粉碎粒度:雛雞飼料粉碎至 0.5-1 厘米,成雞可稍粗(1-2 厘米),兼顧消化與采食效率。
密封發酵:確保容器無漏氣,溫度 25-30℃時發酵效果最佳,7 天左右即可達到酸度適宜、氣味芳香的狀態。
動態調整飼喂策略
雛雞階段(0-4 周):發酵牧草占日糧 10%-15%,逐步適應腸道功能。
育成期(5-12 周):比例提升至 20%-25%,促進骨骼和肌肉發育。
育肥期(13 周以上):可增至 30%,利用牧草低脂肪、高纖維特性,塑造緊實肉質。
需注意與玉米、豆粕等精飼料合理搭配,確保能量與蛋白平衡。
四、可持續發展: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
經濟賬:以萬羽雞場為例,采用發酵牧草飼料后,每年可減少精飼料消耗約 50 噸,節省成本超 10 萬元,同時雞肉售價可提高 1-2 元 / 斤,綜合效益顯著。
生態賬:牧草種植可改良土壤、涵養水源,發酵過程減少飼料浪費,養殖糞污可制成有機肥還田,形成 “牧草種植 - 飼料發酵 - 生態養殖 - 循環農業” 的綠色閉環。
五、未來展望:生物技術驅動養殖革新
隨著微生物發酵技術的迭代升級,發酵牧草有望與精準營養配方、智能化飼喂系統深度融合。例如,通過篩選特定功能菌株(如產酶益生菌),進一步提升飼料
轉化率;利用物聯網監測發酵環境,實現工藝標準化。這一模式不僅適用于養雞業,還可拓展至豬、牛、羊等畜禽養殖,為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范式。
發酵牧草養雞,既是應對飼料危機的務實之策,也是滿足消費者對優質禽肉需求的創新之路。當牧草的天然養分遇上微生物的神奇轉化,一場關于養殖效率與
食品品質的革命正在悄然發生。
大化助農分公司:覃始維
- 上一篇:【視頻】發酵床養雞,開啟生態養殖與高效致富的雙引擎 [2025-05-27]
- 下一篇:【視頻】廣西助農生態養殖基地浮萍養鴨,鴨子生長快、肉質好,飼養成本降低,開啟神奇生態養殖新時代#浮萍養鴨 #生態養殖 #綠色農業 [2025-05-27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