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視頻】新手必看!剛出殼小雞飼養全攻略,從保溫到喂食一步不落
對于剛接觸養雞的新手來說,剛出殼的小雞脆弱又敏感,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傷亡。從事養雞行業 15 年的梁老板,憑借豐富的實戰經驗,成功將雛雞成活率穩定在 95% 以上。今天就把梁老板的 “獨家秘籍” 整理成攻略,從前期準備到日常管理,從保溫細節到喂食技巧,一步不落教你養好剛出殼的小雞。
一、飼養前準備:打造 “安全小屋”,這些裝備不能少
梁老板常說:“養好雛雞,前期準備占一半成功?!?在小雞出殼前 3 天,就要把飼養環境和工具準備到位,避免臨時手忙腳亂。
飼養空間:根據飼養數量選擇合適的容器,若養 10-20 只,可用 60cm×40cm 的塑料箱或木箱,箱底鋪 3 層柔軟的墊料 —— 最下層鋪防水塑料布,中間鋪吸水性強的衛生紙,上層鋪干燥的玉米芯或碎稻草,“墊料要每天檢查,潮濕了就及時換,不然小雞容易得臍炎”。
保溫設備:剛出殼的小雞無法自主調節體溫,保溫是核心。梁老板推薦兩種經濟實用的保溫方式:一是用 250W 的紅外線燈泡,懸掛在距離箱底 30cm 處,燈泡旁放一支溫度計,方便實時監測溫度;二是用加熱墊,鋪在箱子的 1/3 區域,“讓小雞能自己選擇溫度,熱了就到沒墊加熱墊的地方,避免燙傷”。
其他工具:準備 2 個淺口容器,分別裝飼料和水,容器高度控制在 3cm 以內,防止小雞踩進去淹死或弄臟;還需準備一把小刷子和鑷子,用于清理糞便和夾出變質的飼料。
二、關鍵飼養環節:從保溫到喂食,每一步都有 “講究”
(一)保溫:溫度把控是 “生命線”,每周都要調整
“溫度錯 1 度,雛雞成活率可能降 10%”,梁老板強調不同日齡的小雞,需要的溫度完全不同。
1-3 日齡:最關鍵的階段,溫度要穩定在 34-36℃,此時小雞絨毛稀疏,一旦受涼就會扎堆取暖,容易壓死弱小的個體。可在箱子周圍用棉絮或泡沫板圍一圈,減少溫度流失,晚上要多檢查 2 次,避免燈泡松動導致溫度下降。
4-7 日齡:溫度逐漸降到 32-34℃,此時小雞開始慢慢活動,可適當把燈泡調高 2-3cm,觀察小雞的狀態 —— 如果小雞分散在箱子各處,活潑地啄食,說明溫度合適;如果依然扎堆,就要適當提高溫度。
2 周后:每周溫度降低 2-3℃,直到降到 25℃左右,此時小雞絨毛基本長齊,可逐漸適應外界溫度,但遇到降溫天氣,仍需臨時保溫。
(二)喂食:“少食多餐” 是原則,飼料選擇有技巧
剛出殼的小雞消化系統未發育完全,喂食不當容易引發腸胃問題,梁老板總結了 “三步走” 的喂食方法。
第一步:開食時間:小雞出殼后 24 小時內,先讓它喝到溫水,再進行開食。溫水里可加入少量葡萄糖或電解多維,幫助補充能量,減少應激反應,“喝水要保證每只小雞都能喝到,可把弱小的小雞單獨拿出來,用滴管喂 2-3 滴”。
第二步:飼料選擇:首選專用的雛雞開口料,顆粒細小,容易消化,營養也更全面。如果沒有開口料,可用小米代替,但必須提前用開水浸泡 20 分鐘,泡到小米變軟,再瀝干水分喂食,“干小米太硬,小雞吃了容易劃傷食道,泡軟后更安全”。
第三步:喂食頻率:1-2 周齡每天喂食 6-8 次,每隔 2-3 小時喂一次,每次喂到小雞吃到八成飽即可(觀察小雞嗉囊,鼓起來就停止喂食);2 周后每天喂食 4-5 次,逐漸減少喂食次數,同時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切碎的青菜葉,補充維生素,但青菜葉要瀝干水分,避免帶水喂食導致腹瀉。
(三)飲水:清潔是關鍵,避免 “臟水傷雞”
“臟水比餓肚子更可怕”,梁老板提醒新手,一定要保證小雞的飲水清潔,每天更換 2-3 次水,每次換水時都要清洗飲水容器,避免容器內殘留飼料或糞便,滋生細菌。
1 周內的小雞,飲水溫度要接近環境溫度,不能用冷水直接喂,可把裝水的容器放在箱子里,讓水溫與箱內溫度一致;1 周后可逐漸用常溫自來水,但冬季仍需用溫水。
遇到小雞腹瀉時,可在飲水中加入少量益生菌或蒙脫石散,連續喂 2-3 天,幫助調理腸胃,但要注意用量,避免過量影響小雞健康。
三、常見問題應對:梁老板教你 “避坑”,解決新手煩惱
(一)小雞扎堆、腹瀉、啄羽?這些問題有妙招
扎堆取暖:除了溫度低的原因,還可能是飼養密度過大。梁老板建議 1-2 周齡的小雞,每平方米飼養 30-40 只,超過這個密度,小雞活動空間不足,就會出現扎堆??筛鶕盗考皶r分箱,保證每只小雞有足夠的活動空間。
腹瀉:最常見的問題,多由受涼、飼料變質或飲水不潔引起。一旦發現小雞腹瀉,首先檢查溫度是否合適,再更換新鮮的飼料和飲水,同時在飲水中加入丁酸梭菌,“腹瀉不能拖延,超過 2 天不處理,小雞就會脫水死亡”。
啄羽:通常是因為飼料中缺乏蛋白質或礦物質,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魚粉、骨粉,或懸掛一根青菜棒,讓小雞啄食,分散注意力,減少啄羽現象。
(二)環境衛生:每天清理,減少疾病發生
“養雞先養環境”,梁老板每天都會花 10 分鐘清理飼養箱:早上更換潮濕的墊料,清理殘留的飼料和糞便;中午用稀釋的聚維酮碘溶液,對箱子內外進行噴霧消毒(消毒時要把小雞暫時轉移到其他地方);晚上檢查是否有死雞,及時清理并對箱子消毒,避免病菌傳播。
四、后期管理:從雛雞到青年雞,做好 “過渡” 很重要
當小雞長到 4 周齡,絨毛逐漸換成羽毛,就進入了青年雞階段,此時飼養方式要慢慢調整。
溫度過渡:逐漸減少保溫設備,先在白天關掉保溫燈,讓小雞適應外界溫度,晚上再打開,一周后如果溫度穩定,就可以完全去掉保溫設備。
飼料過渡:從雛雞開口料逐漸換成青年雞飼料,可先在開口料中加入 30% 的青年雞飼料,每天增加 10% 的比例,一周后完全換成青年雞飼料,避免突然換料導致腸胃不適。
空間過渡:如果是室內飼養,可逐漸擴大活動空間,或轉移到室外雞舍,但要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,第一次室外活動時間控制在 1 小時內,逐漸增加活動時間,讓小雞慢慢適應外界環境。
梁老板說:“養小雞沒有捷徑,靠的就是細心和耐心?!?只要掌握好保溫、喂食、清潔這三個核心環節,及時應對常見問題,新手也能把剛出殼的小雞養得健康又活潑。希望這份攻略能幫到更多想養雞的朋友,讓大家少走彎路,享受養雞的樂趣。
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:梁榮梅15878778381(微信同號)
- 上一篇:【視頻】規模豬場運用多功能增利寶,成活率高降料耗,豬場不臭生長增重快 [2025-08-27]
- 下一篇:影響家禽肝腸健康的主要因素 [2025-08-27]